制造和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產品怎么判刑
一個直播間假冒迪士尼網紅玩偶,被上海警方破獲,目前涉案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。制造和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的判刑主要看銷售金額,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立案標準分為主觀故意,以及客觀行為方面。
一、主播代購假冒迪士尼網紅玩偶被抓
近日,上海靜安警方公布了一起制假售假案件,在某短視頻平臺一家叫“XX萌物”直播間內,以正價2折的價格42元,秒殺到一個原價為219元的玲娜貝兒網紅品牌玩偶。最終鎖定以朱某、楊某為首的“直播售假”犯罪團伙,被靜安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,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。
二、制造和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產品怎么判刑
制造和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產品的判刑要根據銷售金額判斷,具體依照《刑法》第一百四十條規定,生產者、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、摻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,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;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,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;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,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;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,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。
三、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
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立案有以下兩個標準:
1.主觀方面
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犯罪故意,一般具有牟利的目的。既包括直接故意,也包括間接故意。過失行為,如生產者不知原材料有假或者不符合質量標準,銷售者不知產品系偽劣產品,因不負責任、疏忽大意而生產或銷售的,不能構成本罪。從司法實踐看,絕大多數生產、銷售偽劣產品的都是為了牟取暴利,但法律對本罪的犯罪目的沒有要求,所以,無論行為人出于何種目的和動機,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。
2.客觀方面
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、銷售者實施了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、法規,在產品中摻雜、摻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,且銷售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。具體地說,主要包括四種表現形式:
(1)摻雜、摻假。
(2)以假充真。
(3)以次充好
(4)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。
以上就是名律師刑事辯護網小編為您整理的“制造和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產品怎么判刑”的相關內容,我們可以知道,制造和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的判刑主要看銷售金額,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若您還遇到其它不懂的問題,歡迎搜索王平聚律師,在線的律師會對您的疑問進行專業的解答。